在当代水墨画坛,贾荣志的写生系列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和深沉的情感表达,构筑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精神家园。他的画笔下,山水不再是简单的自然景观,而是承载着千年文化记忆的精神符号;田园不再是普通的乡村景象,而是寄托着现代人乡愁的心灵港湾。这些作品以水墨为媒,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让观者在笔墨氤氲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精神脉动。
贾荣志的笔墨语言既扎根于传统,又具有鲜明的现代特征。他深谙传统山水画的笔墨精髓,笔力遒劲而不失灵动。他的线条既有篆籀之古朴,又具行草之流畅,在勾勒山石轮廓时,常常一笔之中见起伏,一线之间显变化。他善于运用积墨法,通过层层叠加,使画面产生深邃的空间感;同时又巧妙运用破墨法,让水墨在宣纸上自然晕染,形成独特的肌理效果。这种墨法的创新运用,使他的作品既有传统的笔墨韵味,又具有现代艺术的视觉张力。在构图上,贾荣志打破了传统山水画的固定程式,采用多视点、多角度的构图方式。他常常将远景、中景、近景巧妙组合,通过虚实相生的手法,营造出深邃的空间感。这种构图方式既保留了传统山水画的意境美,又赋予了画面更强的现代感。
田园村落是贾荣志作品中的重要题材。他笔下的田园,既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又有“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温情。他通过对农舍、篱笆、田埂等细节的精心刻画,展现出乡村生活的质朴与美好。这些作品不仅是对田园生活的赞美,更是对现代人精神家园的追寻。他通过对老屋、古树、石桥等元素的描绘,唤起人们对故乡的记忆。这种乡愁不是简单的怀旧,而是对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的深切眷恋。他的作品就像一首首无声的诗,让观者在欣赏中感受到心灵的共鸣。
贾荣志的写生系列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和深刻的文化内涵,在当代水墨画坛独树一帜。他的艺术实践,不仅丰富了中国水墨画的表现形式,更为传统文化的当代转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在这些充满诗意的画作中,我们看到了一个艺术家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创新,也看到了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贾荣志的艺术探索,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向精神家园的窗口,使我们在喧嚣的现代生活中,依然能够找到心灵的栖息之地。
贾荣志作品欣赏
《偏岩古镇写生》31×58cm 2024年
《山西阳城写生》32×58cm2024年
《重庆偏岩古镇写生》31×58cm2024年
《丙安古镇写生》31×58cm2024年
《河北石家庄大梁江古村》32×58cm2024年
《鄂尔多斯龍口镇写生》143×73cm2024年
《云南玉溪盘龙村写生》58×31cm2023年
《云南玉溪建兴乡中寨村写生》58×31cm2023年
《云南玉溪建兴乡中寨村委会旧寨写生》58×31cm2023年
《黄河石林写生》58×31cm2023年
《邯郸涉县西坡村写生》70×63cm2023年
《邯郸涉县太行山大洼村》70×36cm2023年
《邯郸涉县太行山大洼村》70×63cm2023年
《长汀古城》70×36cm2023年
《永定土楼写生》70×36cm2023年
《永定土楼》58×32cm2023年
《婺源写生》58×32cm2023年
《武当山写生》58×32cm2023年
《秋江图》58×32cm2023年
《江西婺源写生》32×58cm2023年
《李家山写生》32×58cm2023年
《梦境李家山》32×58cm2023年
(来源:艺术厦航)
画家简介
贾荣志,现为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国家画院贾荣志工作室导师、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画研究院研究员、山东画院创作部主任、一级美术师、山东省十二届、十三届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山画会会员、中国林业文联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九三学社山东省委文化艺术专门委员会主任、北京水墨行动组委会副主任、华夏湿地水墨画院副院长、泰山山水画院院长,作品入选第十二届、十三届、十四届全国美展,作品《白云红树》被中国美术馆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