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笔墨带着波涛颂扬着刚毅的崇高;带着黑土传诵着史诗中的战士;带着甘露沐浴着阳光下的草地。利军的人物画在单纯的情躁中向着忠厚的文化空间走去,它们渐渐汇成一支群体,沿着自然之道流向中国文化精神的长河。
——田黎明
王利军童年于泥墙涂鸦中初显艺术天分。尽管父母担忧其“不务正业”,姨父的一句“兴许是个画画的好苗子”成为他艺术之路的启蒙。1979年,他带着咸菜与大米在县文化馆通铺苦学素描,寒冬结冰的脸盆见证其执着。
后来赶上征兵,王利军凭借仅有的一些绘画基础,被接兵部队团长看中了,团里正缺少美术人才。初检时王利军出鼻血,医生诊断为鼻腔溃疡。团长找到医生说:“这个兵我们要带走,那怕多带一个兵也可以。”就这样,王利军顺利地穿上了海军服,从此大海与水兵成为其艺术的底色。
《海天之间》238x156cm
在北海舰队担任电影放映员期间,他每晚骑行二十里路插班学画,用战士津贴购买石膏像苦练造型。军旅生涯不仅赋予他坚韧品格,更塑造了独特的创作视角,也因此创作了大量海军题材的画作。
《海风》198x176cm
王利军的作品《海风》通过部队出航中一个微不足道的瞬间场面,生动记录了他与他的血液和汗水都融铸在一起的战友们的一段真挚情感经历。没有兄弟加战友的深挚情感,不可能依据寻常的生活,画出如此灿烂如歌的动人心弦的作品。
这幅作品,没有刻意去美化大海中的战士的枯燥而艰苦的生活,反而是敏锐、兴奋地记录了部队寻常生活中令自己感动、兴奋、心跳的那一瞬。由此,海军战士随海浪颠簸的这寻常一瞬,在他的艺术的表达中,成为了动人心弦的永恒存在。
《赶海》180x170cm
《火红的歌谣》170x143cm
表现正义之师、钢铁之师、和平之师的坚定意志和精神风采,是王利军作品的三大主题。无论是《赶海》这样的现实题材,还是《火红的歌谣》这样的历史题材,王利军都显现出一种毫不费工夫、手到擒来式的把握造型的能力。
《雪海国魂》250x190cm
《抗联战士》167x170cm
重大历史题材系列则传递的是他对历史事件中的人物的心理世界的体认,他让画面中的人物的心理世界,直逼我们的灵魂深处;所以这一类作品,表达的不仅仅是百折不挠、艰苦卓绝的奋争精神构成的历史事件,而是构成这种历史事件的民族精神所具有的普适性。
“王利军是个处世低调的人,平日里儒雅淡定、不温不火,但他的内心深处却时常充盈着一股活力,一股澎湃的激情。所以,在他的画作中,从来都不缺少平实的温暖和激越的情怀。”
——刘鸿雁
除了对军旅题材、重大历史题材的描绘,王利军同样有着一颗柔软的内心。王利军的《惠安女》系列创作源于他对福建惠东半岛的深入生活体验。惠安女是福建泉州惠安县惠东半岛的一个特殊族群,王利军多次前往惠东半岛写生,亲身参与惠安女的劳动,感受她们的生活细节。
《南国惠风亦醉人》150x280cm
王利军将惠安女的形象提炼为几个鲜明的符号:黄斗笠、花头巾、短上衣、露肚脐、肥裤子。这些符号不仅忠实于生活,还通过艺术加工,赋予了惠安女独特的视觉标识。
横屏欣赏
《挑海的女人》193x506cm
《温暖的等待》200x500cm
在王利军笔下,惠安女的面容如水般细腻,眼神如含秋波,腰肢如风拂水,展现出一种“亭亭出水的芙蓉”般的灵韵。但她们不仅是美的象征,更是勤劳精神的化身。在《挑海的女人》中,惠安女挑着沉重的担子,步伐坚定,眼神坚毅,展现出一种“柔胜刚,弱胜强”的精神力量。
从柴油舱的钢铁轰鸣到宣纸上的水墨氤氲,王利军以军人的坚韧与文人的诗性,在“七八分”的留白中构筑起独特的艺术宇宙。正如其自述:“唯有沉潜到生命与生活的海洋深处,才能体悟艺术之魂。”这位“永远的水兵画家”,依旧以纯素之笔继续描绘着东方美学的艺术传奇。
作品赏析
《海的女儿》136x68cm
《崇武古城是故乡》150x280cm
《舞动人生之二》200×220cm
《蓝色盾牌》190×180cm
《走浪桥》192x177cm
《深海之春》157x192cm
《链》180x168cm
《亮剑深蓝》190x165cm
《警报》162x167cm
《破晓》145x128cm
《六号艇员》210x180cm
《长航日志》184x184cm
《重潜》177x180cm
《希望之光》240x120cm
《太行山上》156x193cm
《索上飞》175x190cm
《红星引路》169x168cm
《大雪无声》190x180cm
《石城脊梁》
《箭在弦上》200x190cm
《精神》220x180cm
《放飞》43x150cm
《姊妹》142x143cm
《青春海》180x48cmx4
横屏欣赏
《唐山抗震救灾》800x300cm
《纳西古乐》650x240cm
(来源:)
画家简介
王利军,1962年生于河北乐亭,斋号心一轩、惠风草堂。曾就读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硕士研究生课程班。擅长国画人物兼及山水、花鸟、书法等。现为海军政治部文艺创作室专职画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委员、中国画学会创会理事、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书画艺术委会会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研究员、北京美术家协会理事、北京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委员、中国爱国拥军书画院办公室副主任、中国军地书画研究院艺委会副主任、北京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市海淀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2010年被评为当代30位最具学术价值与市场潜力的(人物)画家。
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全军大型美展及各类名家提名展和学术邀请展。作品曾多次获奖并被国家各级美术馆、博物馆、驻外使领馆及个人收藏。